亚洲人ⅴsaⅴ国产精品,夫妇交换刺激做爰,欧美一曲二曲三曲的,,山村乱肉合集乱500篇

所在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貓撲關閉發帖功能,網友追憶當年:早期其實是個游戲社區網站

貓撲關閉發帖功能,網友追憶當年:早期其實是個游戲社區網站

更新日期:2023-12-19 11:24:33來源:網絡作者:網友

2021年4月28日,#貓撲關閉發帖功能#登上微博熱搜,“貓撲網”在近日發布公告稱,宣布關閉發帖功能。

尊敬的用戶,您好:

 感謝您一直以來對本站關注和支持,為了防止垃圾信息泛濫,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本站將于2021年4月20日起正式關閉發帖功能,由此給您帶來的影響,我們表示深深的歉意, 敬請諒解。

 目前貓撲網的帖子普遍于一個月前發布。如果不是這則公告,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快要忘記這個曾承載無數人青春和回憶的網絡社區了。

70后80后,應該不會對貓撲感到陌生,這可是曾經人氣最熱的網絡社區,有著“南天涯北貓撲”的稱號,很多古早名梗“不要崇拜哥,哥只是個傳說”“犀利哥”“芙蓉姐姐”“23333”都是源自這里。

圖片來源:貓撲官網

不少網友表示,不能發帖了還能干什么呢?認為貓撲這個存活了24年的老牌網站基本名存實亡。

因此網友紛紛哭訴爺青結

不只是貓撲,不少當時紅極一時的網站,也都漸漸離我們遠去

而對于95后、00后來說,貓撲遠沒有虎撲耳熟

雖然現在有很多社交類或知識類的論壇社區依舊火爆,但在十多年前,當時的貓撲論壇的風頭和受歡迎程度比現在的同類社區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的互聯網遠沒有現在這般豐富多彩,能夠供網民聚在一起談天說地的地方基本也只有幾個大型論壇社區——豆瓣、貓撲、人人網、天涯社區。

上一代網民對互聯網社區最早的認知則是從此后的貓撲和天涯開始的。

貓撲的成功,是時代的機緣巧合

 貓撲網誕生于1997年10月,正是互聯網發展的蠻荒期,那時沒有寬帶、沒有3/4G網絡,只能通過電話線撥號上網。

 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識,貓撲早期其實是個游戲社區網站,而且是中國大陸最早的個人游戲站之一,以討論電視游戲為主。

而在當時能接觸到電視游戲和網絡的人大多比較專業,因此出現很多高水平的原創文章,還有老用戶稱早期的貓撲是一個“不論你多么奇怪、多么刁鉆的游戲問題,都能找到答案的地方”。

 據知乎用戶“張不同”回憶,最早期的貓撲聚集了一批ACG粉絲,圈子雖小,但粘性很高,在互聯網剛起步的年代里,這個圈子的人素質都非常優秀,這就是最早的貓撲和mopper(貓撲用戶)。

 另一知乎用戶“龍騎兵”稱,偶爾也會有非游戲內容相關的話題,雖說是閑聊,但大家圍繞這些話題的討論依舊很認真,并且有水平。

 隨著各知名報刊雜志的推薦,貓撲名氣大增,大批新的“網蟲”涌入注冊,史稱“外星人占領貓撲事件”。用戶多了,討論的東西就雜了,貓撲的討論重心由游戲變成了“大雜燴”。

2000年左右的"貓撲大雜燴"BBS,只有一個版塊,不區分話題,左右分欄,一個網頁內可以瀏覽各種千奇百怪的話題,這種形式很適合論壇的閱讀,并且比Discuz那種版塊式的更聚集人氣和內容。

 而隨著閑聊的內容增多,積累的老用戶要么妥協留下來了,要么則選擇離開。至此,貓撲也完成了從垂直游戲論壇到綜合性論壇的轉型。

互聯網草根文化的搖籃

 在2005-2010年間,貓撲又趁勢引領了中國互聯網 Web 2.0 時代的到來,彼時的中國互聯網正在從撥號上網步入到家庭寬帶。

進入 Web 2.0的貓撲不再是一個論壇,它吸引一眾青年群體來此創造屬于他們的互聯網文化。

 這里一時間聚集了數不清的各行各業的人才,讓貓撲成了當時許多互聯網文化的輸出地和加工地,成為中國互聯網娛樂性最活躍的社區。

它制造了諸多早期的草根網紅,一些早期的網絡熱詞也是從這里流行開來的。

不少網絡熱梗熱詞包括沿用至今的表情源自于貓撲。

 “不要崇拜哥,哥只是個傳說”“很黃很暴力”“......的說”“掛科比不掛柯南”等熱梗源自于貓撲,以及誕生了至今仍被廣大網友使用的表情“233”。

早期的草根網紅也是從貓撲走出來的。

 大家熟知的“犀利哥”“芙蓉姐姐”“奶茶妹妹”都是從貓撲火起來的,除此之外,叫獸易小星、筷子兄弟等這些隨著貓撲成長起來的網絡紅人,至今仍活躍在互聯網上。

衰落早已有跡可循

隨著流量的暴漲,貓撲也面臨成本問題。

 2004年4月,千橡集團將貓撲收購至旗下,隨后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商業化。這也導致廣告內容激增,甚至妨礙用戶的正常閱讀。

貓撲從經典的左右分欄頁面變為了適合放廣告的新版論壇頁面,此后高質量的帖子越來越少,精彩的回復也越來越少,這極大傷害了原本純正的社區精神,用戶逐漸流失。

同時,貓撲管理層大換血,大量骨干員工和管理員出走。

2006年11月,貓撲正式宣布轉型新門戶,定位為“中國互聯網第一娛樂門戶”。貓撲的貼圖、汽車、八卦雜談等都是流量較高的版塊。

 互聯網社交類產品在不斷升級,但貓撲并未及時改進,用戶的界面不再優化,很多用戶對論壇的評價機制等頗為不滿。

與此同時,在百度貼吧、人人網等互聯網產物的夾擊下,貓撲用戶群體被分解得四零八落。

 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移動互聯網逐漸取代PC成為主要流量入口,以新浪微博、微信為代表的碎片化閱讀、自媒體迅速崛起,用戶有了更多選擇,BBS江河日下。

論壇給了無數初代網民消磨閑暇時光的好去處,但互聯網江湖總有起落,跟貓撲一樣曾風靡一時現在已銷聲匿跡的老牌網站不在少數:西祠胡同、鐵血論壇、網易論壇、大旗網等。

 承載著很多人青春和回憶的天涯、貼吧等幾大平臺也已失去了往日的榮光,被新型的社交平臺擠至歷史的角落。

有人說,以文字內容為主的互聯網社區逐漸在被歷史拋棄。其實不然,豆瓣、虎撲、知乎依然活躍在互聯網生態中,它們都有自身鮮明的特點,同時會通過較高的準入門檻來篩選用戶,從而在內容質量和社區氛圍上有所保證。

 也有人高喊,社區永遠不死。從西祠西陸到天涯貓撲到貼吧豆瓣,人們永遠需要一個聊天吹水、認識新朋友、侃八卦聽故事甚至吵架的地方。

猜你喜歡
  • 熱門資訊
  • 最新資訊
  • 手游排行榜
  • 軟件下載榜